董其昌以唐代的佛教禅宗分为南、北二宗的理论类比说明唐代至明代
董其昌以唐代的佛教禅宗分为南、北二宗的理论,类比说明唐代至明代期间的绘画发展,按绘画创作方法和画家身份,把唐代到元的山水画也分为南、北二宗。他将以水墨渲淡画法为主的文人画家比做南宗,认为南宗始于王维,继承者为张璪、荆浩、关仝、董源、巨然、郭忠恕、米家父子,以及后来的元四家;将以青绿勾填画法的职业画家视作北宗,北宗始于唐朝李思训父子,继承者为宋之赵傒、赵伯驹、赵伯骕、马远、夏圭等辈。他自诩南宗正派,提倡南宗而贬低北宗。“南北宗论”对山水画的分类,为人们提供了剖析绘画的哲学观念。总结了唐宋以来文人山水画的多种创作方法和审美标准,对唐代以后山水画风格演变和笔墨技法进行分析,还对画家们的作品进行评价,有着精辟独到的见解。总体而言,这一理论对中国画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同时,其“崇南贬北”的观点明显带有宗派门户偏见,助长了绘画上的宗派之争,对明末清初的绘画也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
什么是笔法?
中国画用笔分为中锋、侧锋、逆锋、拖笔等。中锋也叫正锋,方法是将笔管垂直,用笔时笔尖在墨线中间,中锋的线没有明显粗细变化,显得连贯一致;侧锋是指行笔时笔尖不垂直于纸,笔尖在墨线一边,侧锋笔墨容易产生飞白效果,线条有切削感;顺锋是指笔按照由左向右、由上向下的走势运行;逆峰是将笔向笔峰方向逆行,适于画树干山石时使用,线条显得苍老滞涩;拖笔是指执笔时稍稍放松,引着笔管拖行,线条显得轻柔飘逸。笔锋的运用还有:“提按”“转折”“滑涩”“虚实”“顿”“戳”“揉”等方法。中国画的笔法主要体现在对线的运用上。“以线造型”是中国画的基本原则。经常利用毛笔线条的粗细、长短、浓淡、刚柔、疏密等变化,来表现物体的形态和画面的节奏韵律。关于运笔方法,黄宾虹曾提出“五笔”之说,“五笔”即“平、圆、留、重、变”。要求用笔画线时注意粗、细、曲、直、刚、柔、轻、重的变化和对比,从而做到画人物“传神写照”;画山水刚柔相济,有质有韵。中国画的笔法必须服从客观形象造型的要求,笔法不同,画作的风格就不同;对象不同,使用的笔法也应该不同。同时,笔法必须接受画家思想感情的指挥,画家个性感情的不同,自然会运用不同的笔法,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什么是墨法?
中国画的墨法,主要是运用墨色变化的技巧。中国画素有“五墨六彩”的说法,五墨是指墨的浓度,即焦、浓、重、淡、清。六彩是指墨的变化,即黑白、干湿、浓淡。用墨是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处理好笔与墨、墨与色的关系,是技法中的关键问题。还可以通过笔中墨与水的比例、含墨水的多少、蘸墨方法以及行笔速度等,变换出各种不同的笔墨效果。中国画用墨,主要在于运用墨色变化的技巧,以墨代色,让不同的墨色在纸面上体现出来,更巧妙的是让一支笔中产生各种墨色的变化。
- 松鼠竟能与响尾蛇抗衡 松鼠传奇[图]
- 摽(biào)赶走 稽首磕头再拜拜两次“稽首再[图]
- 《礼记》又称《小戴礼记》因为它是西汉礼学家戴圣选辑编定的共四[图]
- 谓鬼神之无知不应祈福;谓鬼神之有知不当为非势可为恶而不为即是[图]
- 再说他们“奇”在何处桓子野每闻清歌辄唤“奈何”一肚皮温柔心肠[图]
- 慈悲筏济人出相思海恩爱梯接人下离恨天[图]
- 经七,倒言倒言反事以尝所疑则奸情得故阳山谩樛竖淖齿为秦使齐人[图]
- 勤励勤劳奋勉 三轮体空亦称“三轮清净”《般若经》等所说修菩萨[图]
- 晋国杀了它的大夫赵同、赵括秋七月天子派遣召桓公来赐给成公爵服[图]
- 陈列倡唱灵神灵此指巫女偃蹇高贵一说仪态之繁盛姣服美丽服装五音[图]